close

(Brain.com 2012-05-08)【設計高手15】有人認為,設計是一個收入少又辛苦的產業,大部分企業只願付一點點設計費,讓設計公司請不起頂尖好手,規模也不易擴大。但是巫永堅卻不這麼想,他認為整個商業過程都是設計。

從事設計工作30年的一起文化創意公司執行長巫永堅,從平面設計跨越到產品設計,現在又多了一個頭銜「馬祖縣政府顧問」,協助推廣馬祖文創旅遊。他是如何定義設計人?在設計產業又看見哪些商機?

台灣三寶?把設計延伸創造更多價值
巫永堅在設計上海世博吉祥物「海寶」之後,成為享譽中國的設計師,最近剛拿回海寶的授權,未來將配合世博台灣館開幕,讓海寶重新出發,他說:「中國東北有三寶,以後台灣也有三寶,海寶、旦寶和台寶。」

回溯巫永堅的設計生涯,高中開始幫客戶畫插畫,後來開始為品牌做Logo設計,慢慢地又接觸印刷、舉辦行銷活動和品牌推廣,工作項目愈做愈多。年輕時的勇敢嘗試,似乎和失敗次數呈正比,但是失敗的經驗,反而讓巫永堅學到更多。

巫永堅表示,在接客戶的設計案時,只能被動等待客戶的青睞,設計師總是處在被挑選的狀態。而且設計成品的好壞,不只因為設計師的能力,還會受到一整套商業活動的策略影響。因此,他認為設計師必須要主動出擊,不能把設計只侷限在一小部份,而要把一整套商業活動都看做是設計。

巫永堅的文創精神
當巫永堅把設計的定義放大,發現處處是商機,而且還發想出「設計價值倍增」的經營模式。

如果一幅畫是100萬元,直接賣給客戶就只獲得100萬元,受益的只有創作者和畫作經紀者,畫的功能也只有客戶私人收藏。但是如果把畫製成產品,例如把畫印成25萬米的花布,再做成5萬套寢具,每套寢具賣2000元,每賣出一套,創作者抽1%設計費,如果5萬套全部賣出,創作者除了可拿到100萬元以外,畫作還可自己保留下來。

上述同樣的100萬,受益者除了創作者,還有參與生產過程的工人和政府收到的稅收,而產品功能除了美學價值,更增加了多數人使用的價值。巫永堅認為,這個經營模式就是「文創的價值」。

前幾年,巫永堅因為看了一個畫展深受感動,所以突然決定重拾畫筆,畫下「城市印記—上海」系列畫作,在2009年展出,之後又有「城市印記—美好的大台中」、「城市印記—花現好台北」和「城市印記—花現上海」。他希望每走過一個城市,就把在城市的感動畫下來,如果把畫印在商品上,就能成為城市行銷的文創商品。

2011年,巫永堅在台灣成立「一起文化創意公司」,取名叫「一起」是希望熱愛設計的人可以共同努力,一起為設計努力。近期他有哪些新計劃?請期待巫永堅專訪下篇。

原文網址:動腦新聞http://www.brain.com.tw/News/RealNewsContent.aspx?ID=17031#ixzz1uQzPsGGk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煥藍生命形象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